

【赣商风采录】
每一个人的成功背后,
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心酸,
20多年前,这个丰城“崽哩”带着向朋友借来的300元钱只身南下,在举目无亲的深圳特区打拼。短短10余年时间,从打工仔到创业者、上市公司董事长……公司市值约150亿元,频频出现在国内外各类富豪榜上,创造了一个财富奇迹。
饶陆华不时会出现在各大高校,与学生们分享他的创业经历、商业哲学,他从不讳言当年上大学、下海时要赚钱的欲望,“这并不是可耻的事情,靠自己的劳动、智慧、勤奋赚钱,很光荣。”
这与他的成长经历不无关系。
出身贫寒农家的饶陆华,甚至需要自己到煤矿里做拉煤工,赚取读初中的学费。肩头上的血痕、手掌上的血泡。他说,“能吃苦、有闯劲,这是赣商共性的优秀品质,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1988年大学毕业后,饶陆华被分配到电子工业部下属的武汉710军工厂。对一个农家子弟来说,这可是小时候梦寐以求的国家干部。
然而,工作一年多后,他就向单位提出了辞职申请。“每个月50多元的工资,买个冰箱,买个彩电,再买个洗衣机,要足足十年时间。”对于他而言,“这太漫长了,青春很有限,等不起”。
领导找他谈话,说再过半年就要提拔他为副处长了,干嘛要走?但饶陆华坚决要走。
1991年,扔掉了“铁饭碗”的饶陆华,怀揣着向同事借来的300元钱来到了深圳。“这是一片人尽其才的热土,每天都书写着不同人的传奇。”
这时,他并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这座城市的创新和创富的杰出代表。
只是,冥冥中他觉得到那里应该可以赚到想赚的钱,“我不想把自己说得那么高尚。我是家里最小的,我要解放自己,解放了自己才能解放别人。”
在一家专门生产电力系统测试仪表的企业,饶陆华当了多年的“推销员”后,他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积累,也摸透了市场需求。1996年,他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创建了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公司,瞄准了当时快速增长的国内电力系统测试仪表级配电自动化产品需求,次年就推出了世界精度等级最高的电子式电能表,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2007年3月,科陆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高端电能表产业的开拓者、国产标准仪器设备的第一品牌。他也由此开始成为国内各类富豪榜上的常客。
上市后的科陆也逐步开始了战略转型,成为国内新能源领域的先锋,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建设的大规模光伏电站实现了并网发电,科陆作为中国储能系统集成的领导者,利用风电、光电、储能互补,通过储能秒级调控,平抑风、光、电的不稳定性,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可调度、可控制。
科陆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及充电领域产业链,重点布局充电桩的运营,以运营端带动制造端,联合打造以车、桩联合运营为核心的充电网络智慧云平台,实现互联网、车联网和能源互联网的融合,构筑充电服务云管理平台,构建国内领先的电动汽车生态圈。
饶陆华说,科陆已初步形成了围绕以智慧能源为核心的产品链、商业运营生态圈和金融服务体系,业务已经涵盖新能源、电动汽车生态圈、智能电网、产业园区能源智能服务、智慧工业、智慧城市及能源金融等领域,正朝着“世界能源服务商”的目标阔步迈进。
饶陆华
寄语
世界赣商大会可以让全球赣商齐聚一堂,关注江西发展,让在外赣商的资金、技术与家乡对接,更好地回报家乡,为江西服务。